股指連續陰跌
超贏資金一周凈流出238億元
本周滬深兩市延續了上周以來的陰跌行情,期間僅周二出現技術性反彈,強勢股的補跌進一步打壓多頭市場信心。房地產、銀行兩大市值板塊下半周多次護盤,才使得指數沒有向下跌破2800點,期間盤中成交維持低迷。大智慧超贏數據顯示,本周五個交易日大盤資金顯著凈流出,達到238.6億元。
房地產是兩市唯一周資金呈凈流入的板塊,凈流入總量為18.4億元。萬科A、金地集團、保利地產、招商地產等四大龍頭資金全線凈流入,分別為4.2億元、2.6億元、1.7億元及1.2億元,另外蘇寧環球、冠城大通、深鴻基、中南建設等二三線活躍品種也出現主力大筆買入跡象。同樣積極護盤的銀行股資金整體凈流出5.6億元,板塊成份股資金流向呈分化特征,浦發銀行、農業銀行大幅凈流出2.1億元及1.1億元,招商銀行、民生銀行、中信銀行、北京銀行等凈流出也超過6000萬元,不過工商銀行、興業銀行、光大銀行、交通銀行等資金則凈流入千萬以上。
在資金凈流出排行榜中,十大板塊一周資金凈流出總體超過10億元。其中醫藥股以凈流出28.2億元高位榜首,東阿阿膠、華蘭生物、康美藥業資金大幅減持。另外,釀酒食品、機械、有色金屬資金凈流出總體分別列舉第二至第四位,且凈流出均在20億元以上。交通工具、電子信息、儀電儀表、商業連鎖、化工化纖、建材分別凈流出17.7億元、15.7億元、13.7億元、13.5億元、11.8億元、10.7億元。
展望下周,我們認為隨著做空資金的集中性釋放,在消息面沒有新增利空因素前提下,二線藍籌的活躍有望帶動股指在2800點附近企穩,操作上短線存在一定的交易性機會。熱點方面,看好除本周資金流入較多的地產,大科技板塊中調整充分的藍籌股也值得關注,例如集多重題材一身同方股份。
二、 板塊 板塊綜述: 隨著年關的臨近,市場資金面再度趨于緊張。然而半島局勢緊張、加息疑慮、QE2.0、歐洲債務危機等都讓A股為之操心。周一因半島局勢緊張升級意外重挫,不僅破壞了上攻潛力,同時加深了市場深處的不安情緒。雖然周二地產股奮力反擊拉出陽包陰,但市場信心仍舊不足,之后大盤便萎靡不振。大智慧超贏數據顯示,本周大盤資金凈流出238.6億元,兩市僅房地產一家凈流入18.37億元。
今年房地產行業業一直承受政策調控的壓力。盡管如此,房價仍不見下跌,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,在4月及9月調控政策輪番出臺之後,全國房價環比僅有6月出現下降,其他各月均保持上漲或持平。而近期樓市銷售火爆、地王再現等刺激著持續低迷地產股的逆勢走強。超贏數顯示,自上周主力資金便開始布局地產股,萬科、金地集團、保利地產、招商地等行業龍頭資金流入居前,分別凈流入4.21億、2.58億、1.71億和1.21億,冠城大通、深鴻基、鼎龍股份、神馬股份等個股資金凈流入均在6000萬元以上。
除房地產之外,后半周四個交易日銀行、鋼鐵、煤炭石油等權重板塊同樣受到資金關注,分別凈流入1.9億、1.8億和0.8億。其中中光大銀行、興業銀行、西山煤電、盤江股份資金流入明顯,分別凈流入1.06億、1.03億、1.53億和1.17億,工商銀行、建設銀行、交通銀行、神火股份、寶鋼股份、河北鋼鐵等個股資金凈流入均在6000萬元以上。
隨著題材股中小板創業板的賺錢效應逐步消退,前期被大幅拉高的板塊個股資金撤離明顯。醫藥一周資金凈流出達28.2億,其中東阿阿膠、華蘭生物、上海醫藥、復星醫藥、康美藥業資金凈流出均在1億以上,中恒集團、海普瑞、華神集團、科華生物等資金也有明顯流出跡象。釀酒食品板塊一周資金凈流出22.6億,其中五糧液一家凈流出超過9億,貴州茅臺、瀘州老窖、伊利股份、承德露露等個股資金流出也均超過1億。機械板塊中中國南車、中聯重科、三一重工、江淮動力、中兵光電前期強勢個股資金套現明顯,均在1億以上。此外,有色金屬、電子信息、汽車、儀電儀表、建材、化工化纖等板塊資金凈流出均在10億上。
周末我們需要考慮的兩個問題是,一、中小板指數本次的破位是什么性質?二、風格轉換有沒有希望?中小板指數的形態趨惡,上證指數雖維持在區間震蕩,但離懸崖邊緣也不遠。兩個不好的信號是,第一周五直接跌破年線,第二成交大幅萎縮,周五滬市成交量僅976億,對于在關鍵位置附近的這種嚴重縮量,我們持高度的謹慎態度。操作上短期大盤趨弱
方向不明,沒有熱點,防守收斂是首要考慮,防備的是大盤的系統性風險。 本周資金流出的板塊有: 醫藥板塊,其中機構資金減倉明顯的股票有東阿阿膠、華蘭生物、上海醫藥。其中東阿阿膠主力5日減倉0.39%,主力資金凈流出12936.28萬元。 有色金屬板塊,其中機構資金減倉明顯的股票有紫金礦業、中金黃金、山東黃金。其中紫金礦業主力5日減倉0.64%,主力持倉2.115%。 釀酒食品板塊,其中機構資金減倉明顯的股票有五糧液、貴州茅臺、瀘州老窖。其中五糧液主力5日減倉0.70%,主力資金凈流出95840.86萬元。 機械板塊,其中機構資金減倉明顯的股票有中聯重科、三一重工、中國南車。其中中聯重科主力5日減倉0.57%,主力資金凈流出34193.06萬元。 交通工具板塊,其中機構資金減倉明顯的股票有濰柴動力、航天電子、萬向錢潮。其中濰柴動力主力5日減倉0.51%,主力資金凈流出19118.64萬元。
五、
游資 市場迷失方向
警惕變盤
本周市場震蕩下行,大有溫水煮青蛙之感。兩市上漲個股254家,下跌1700家。從11月12日開始統計,兩市96只個股下跌20%以上,漲幅20%以上個股達52只。整體來看,個股調整深度并不能傳達寒意。
來看一下整體環境。目前一部分格局與10月以前類似,即內外盤,10月以前,外盤一路上漲,A股無動于衷區間弱勢,目前也是如此。不同之處在于,當時印度、港股都很強,現在則都落后于歐美市場,臺灣股市近期則很強。10月以后,市場一部分的熱情來自于商品暴漲引發的通脹預期,隨后便遭遇了緊縮調控,現在雖然大部分緊縮預期被消化,但靴子畢竟未完全落地;臨近年末,資金面的緊張又引發一些擔憂,其次投資者無心戀戰。相同的背景還在于,大宗商品的高燒不退,期銅、原油、美糖、美棉、黃金都在高位,在與春節物價管控的預期下,最后誰占上風并不好猜測。
從整體形態上看上證指數跌了2.02%,且本周下跌極限低位周一就已經出現,但危險卻上升很多,這主要來自中小板和創業板的跌幅擴大,跌幅榜的情況體現了盤面的緊張升溫。這種場面并不陌生,既然結構性行情曾經帶來長期的歡愉,那么階段性的痛苦也是應該,真正的考驗在于,這是否像以前一樣是一次短期休息,還是將徹底結束?這才是市場內心深處的隱憂。中小板創業板題材類股如此的調整司空見慣,這一次的速度還不如以前凌厲,但目前必須引起重視。因為從走勢上來觀察,支持中小板創業板指數的中期上升趨勢線再度受到考驗,中小板是60日線,創業板是30日線,這次是否能再次化險為夷還是即將陷入中期調整,需要密切關注,在面對關鍵不確定性的時候,收斂、防守、減倉觀望是首先采取的戰術策略。
|